深圳淘宝美工包月

深圳淘宝美工包月

202409月13日

美工兼职 揭秘:两广地区“步行”鱼群奇观,山间排队前行的奥秘是什么?

发布日期:2024-09-13 07:48    点击次数:54

美工兼职 揭秘:两广地区“步行”鱼群奇观,山间排队前行的奥秘是什么?

能够“走路”的鱼美工兼职

你很可能已经看过这样的新闻:在广东和广西地区的某个地方发现了一种能在陆地上爬行的鱼!由于鱼类的身体结构,它们通常腹部贴地行走,因此称其为“走路”似乎并不夸张。这些鱼甚至不必像弹涂鱼那样,必须在完全湿润的环境中才能移动,它们可以在几乎干燥的地方爬行相当长的时间。

鉴于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许多人对这种“走路”的鱼持怀疑态度。但我必须确认,这是真的!然而,这种鱼并不能在陆地上生活,陆地爬行只是它们的一种生存方式。

这种鱼属于鲈形目攀鲈科攀鲈属的一种物种——攀鲈(Anabas testudineus),俗称过山鲫、龟壳攀鲈、攀木鱼等,它并不是罕见的物种,广泛分布于亚洲,是亚洲特有物种。在中国的香港、福建、广东、广西、台湾、澳门、海南岛及云南等地都有发现,尤其在广东和广西地区较为常见。

据说攀鲈的味道极佳,几乎没有河鱼的腥味,而且肉质细嫩。据说它们的肉含有维生素A和维生素E以及烟酸等微量元素,对眼睛和心血管健康有益。这使得它成为了重要的食用鱼之一!

虽然这种鱼很常见,但它在陆地上的移动能力似乎并不广为人知。但我敢肯定,养殖攀鲈的人一定知道这一点,甚至可能因此而感到困扰,这个我们后面再谈。

有趣的发现历程

攀鲈的发现历史充满了质疑和反常识。

很久以前美工兼职,印度就流传着一种鱼可以在陆地上活动的传说。经过多年的传播后,9世纪末,一个名叫索利曼(Soliman)的阿拉伯旅行者带着好奇与朋友一同前往印度寻找这种鱼。虽然他们未能找到,但从当地民众那里听到了许多关于这种鱼的描述。当地民众表示,这种鱼能从水中跃出,爬到一种含有酒精成分的印度棕榈树上吸食树汁,然后满足地返回水中。

索利曼将这些信息带回国内后,这个故事变得更加广为人知。

18世纪,一位名叫约翰(John)的传教士来到印度,他本想传播宗教,却意外获得了几条传说中的爬树鱼!他迅速将它们送回国内,赠给了当时著名的博物学家布洛赫(Marcus Elieser Bloch),并表示这种鱼在印度被称为“爬树鱼”(Baumklettere)。它们的鳞片和鱼鳍非常锋利,可以帮助它们爬树。

这一消息在当时被认为是笑话,因为听起来太不可思议了!其中就包括丹麦的博物学家达尔多尔夫,他曾公开嘲笑约翰的发现是博人眼球的幻想。然而他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

1791年,达尔多尔夫在丹麦当时位于印度的殖民地特兰奎巴探险时,真的在棕榈树上看到了一只活鱼!他迅速记录下来,并将鱼制成标本,随后询问当地民众,得知这种鱼确实会爬树!达尔多尔夫经过数日蹲守,终于在一次雨后发现一只“爬树鱼”从水塘中堂而皇之地爬出,利用张开的鳃盖和肛鳍上的刺支撑身体,靠摆动尾巴移动。虽然他没看到它上树,但“爬树鱼”在陆地上活动的事实已毋庸置疑。

他的发现在西方社会引起了轰动。达尔多尔夫勇于承认错误,他回去后当面向约翰传教士道歉,并一起讨论了“爬树鱼”。

虽然达尔多尔夫是第一个研究攀鲈的欧洲人,全职美工但在1792年,这种鱼被德国动物学家布洛克命名为“testudineus”,意指它身上有类似龟壳的鳞甲。达尔多尔夫觉得这个名字很合适,于是沿用至今。后来在1816年美工兼职,博物学家克洛奎特(Hippolyte>

第一次详尽记录攀鲈离水迁移的材料是在1876年由英国动物学家朗西斯·戴博士出版的书籍《印度的鱼类》中,书中清晰描述了一只攀鲈被人抓到岸上后,穿过沙土、水泥路面和花园,最后进入水池的过程。整个过程持续了30分钟,路程约100米。虽然速度看起来很慢,但考虑到它只有巴掌大小而且是条鱼,这就相当惊人了。

修图美工

1972年,印度的鱼类专家B.K认为,实际上它们的攀爬能力并没有夸张到可以爬树的程度,它们偶尔被发现在树上,是因为在陆地上移动时被鸟类捕捉,然后鸟儿将鱼放在了树上。

为何要爬上陆地?

攀鲈的生存策略就是“主动争取”。

它们是极具攻击性的肉食性鱼类,食量巨大。尽管体长只有大约12厘米,但在这样的体型下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如果遇到水体严重污染的情况,其他鱼类只能坐以待毙,而攀鲈则会主动寻找附近的干净水域生存。

想要实现自主迁移,当然需要许多特殊技能。

首先,攀鲈的鳃上器非常发达,鳃的内部上方具有辅助呼吸器官,可以直接呼吸空气;它们的鳃片由鳃丝排列组成,每根鳃丝两侧又生出许多细小的鳃小片。这些鳃片对于一般鱼类而言是用来摄取溶解在水中的氧气的,但对攀鲈来说,它们还具有储水功能,使它们能在离水较长时间后仍不会因缺水而死亡。

其次,攀鲈的体表覆盖着硬而厚的栉鳞,这也是它们被称为“龟壳鲈”的原因。同时这些鳞片还能保护它们在陆地移动时不受伤害;它的鳃盖边缘坚硬如锯齿,背鳍和臀鳍都配备了锋利坚固的硬棘。通过扭动身体和摆动胸鳍及鳃盖的方式,它们就能在陆地上移动。

最后是它们的视觉系统也非常强大。大多数鱼类的视觉系统为了适应水中光线折射而特化,仅能在水中使用。但攀鲈却能适应空气折射的光线,这对绝大多数鱼类而言简直是黑科技。

由于对水污染的高敏感度和显著反应,攀鲈的存在密度可间接反映水体的污染程度,因此可作为指标物种。

攀鲈的危害

虽然攀鲈是一种了不起的物种,但它对淡水养殖业而言却是害群之马。

原因其实很容易理解,因为它们能够自主迁移到其他水域。原本是分开饲养的,但如果攀鲈觉得自己的食物不够丰盛,它完全可以迁移到其他水域去捕食其他渔业经济品种,从而导致减产;此外,如果攀鲈本身携带疾病或者它爬到了发病的鱼池然后又爬到其他鱼池,就可能传播疾病。

攀鲈可能隐藏在养殖户从自然环境中挖掘的河沙和泥土中美工兼职,悄无声息地潜入养殖鱼池,然后暗中作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